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 


 

最理想的食堂格局是:不设任何准入门槛,任何人都可以进入学校卖饭,或允许学生外出就餐。

常听人讲:“连学生的钱都赚,还是人么?应当禁止私人开办营利性食堂,而由学校开办非营利性食堂。”错!老板能赚钱,凭的不是贪婪,而是资本、管理、渠道等。让学校开办,也得投入,成本还更高。相对于垄断的非营利性组织,自由竞争的企业能提供更物美价廉的产品。

 

一、校办食堂自辩

还是从我的初中母校谈起。九中实行封闭式管理,现在只有一家校办食堂。十几年前,九中还是实行封闭式管理,但食堂有两家,一家大食堂,一家小食堂,都是由教工家属私人承包的。如果让我回头做学生,我更偏好当年的格局。

先分析当前格局的成因,其实学校也有苦衷:

1)     私人承包可能出现食品安全问题,万一用的是地沟油怎么办?

2)     私人承包有强烈的赚钱动机,可能推高价格。

由于这两个原因,同时迫于“维稳”压力,学校只能禁止私人承包。既然由学校开办食堂,就没有必要竞争,开一家最经济。

以上理由耳熟能详,但都经不起推敲。

 

二、食品安全神话

私人承包更容易用地沟油,为什么人们会这样认为?地沟油便宜,省下的钱全是老板的,他这样做的动机当然强烈。如果食堂是学校办的,即使用的是地沟油,省下的钱也是学校的,落不到个人口袋里,所以没人会这么做。

真是这样的么?设想一下,校办食堂的管理员和私人食堂的老板分别给采购员60元钱,让买一桶某品牌食用油回来,私人食堂的采购员买回来的油会更靠谱,因为他面对的监管和惩罚更严厉:老板不会受贿,玩忽职守后果将是关门、赔钱甚至坐牢,而校办食堂的管理员有可能受贿,遇事还可以推卸责任。

 

三、价格便宜神话

确实,私人老板是想赚钱,他卖出去的饭菜,价格里都包含了利润,但里面极少浪费。反观校办食堂,它和传统的国有企业一样,各种浪费难以避免:

同样工作量,私人食堂雇十个人就够了,校办食堂可能得雇十五个;同样的菜,私人食堂采购员买贵了,会挨骂甚至被炒掉,但校办食堂的采购员可能平安无事;米饭煮多了,私人食堂的老板会心疼得掉眼泪,校办食堂的管理员会吗?“跑冒滴漏”防不胜防,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大街上几乎见不到国营饭店。

校办食堂在结算的时候,往往微利甚至亏本,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卖出的饭菜就便宜。

 

四、校办食堂成本

假如学校投资100万元兴建食堂,折旧期10年,在忽略利率的情况下,每年需要收取10万元租金才能收回本金。如果拍卖一年食堂特许经营权,成交价一定会超过10万元,假设是20万元的话,超出的10万元就是租值。

租值是怎么产生的呢?

首先是准入管制。不少学校严禁学生外出就餐、严禁校外餐馆送餐,规定执行越严格,租值越高。

插一则小故事:我上学那会儿,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,住校生无假条不得出校。不过,保卫科的胡干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学生们则经常溜出去下馆子。突然有一天,他变得铁面无私,甚至关心起食品卫生,严禁走读生带饭进校。很好解释,他老婆承包了学校食堂。

其次,即使学校完全取消门禁,也不能消灭租值,因为学校食堂最近,稍微贵点儿、难吃一点儿、排队长一点儿也能忍受。

假如食堂承包给私人老板,年终结算,账面盈余30万元,其中有10万元租金是食堂硬件的折旧,10万元是特许经营权的租值,剩下的10万元才是对老板资金、管理等投入的回报。

学校开办食堂,年终结算,收支平衡。会计学意义上,没有亏损,但是经济学意义上,亏损是30万元:学校本来可以向老板收20万元,现在不仅收不到,还付出了价值10万元(很可能超过)的流动资金、管理等。

 

五、废除准入门槛

有人担心,钱发给学生,但是没有老板愿意在学校办食堂怎么办?其实,只要有钱赚,不怕没人办。每天从每个学生身上赚一元,就足以吸引周围农民全职做饭。但是,千万不要苛求食堂硬件和卫生。注意照片,这是农村的喜宴,露天,长凳架门板当灶台,垒砖当炉灶,所有硬件成本不超过500元。

学校如果没钱,就不用自建食堂,只要允许周围农民自由进校卖饭就行。政府要做的,就是维护自由竞争的秩序:严令学校不得设置任何障碍,特别是不能拍卖食堂特许经营权;打击欺行霸市,维护社会治安。

 

要提高穷人的生活质量,就必须鼓励企业去赚穷人的钱。要解决食堂饭菜低质高价的痼疾,自由竞争是惟一特效药,而垄断加公有化(美其名曰非营利化)是开倒车。

话题:



0

推荐

迢书

迢书

65篇文章 7年前更新

社交金融平台熟信创始人,微博@迢书 。

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