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 

 

自己学的两门课程不断争吵,就像父母不断争吵,站在哪边都很痛苦。但是,学问必须逻辑自洽,我不能见医学人说医学话,见经济学人说经济学话。

微博上有一个投票:是否支持政府将“图形警示印上中国境内的烟包”列入控烟规划?

经过审慎考虑,我“不支持”。

“有没有搞错?你是学医的,本科专业还是预防医学,你难道不知道吸烟的严重危害、图形警示的作用吗?”

我不是哗众取宠,也无意背叛自己的专业预防医学。其实,我不吸烟,还劝亲友戒烟,也承认吸烟有害健康、图形警示有助于降低香烟消费量。但是,我必须承认,政府如果强制企业在产品包装上印刷这种文字和图片,就侵犯了产权。强制烟厂印肺癌图片,相当于强制麦当劳印血栓图片、茅台酒印肝癌图片,不可接受。

同时,我反对政府强制要求私营餐馆禁烟,反对政府对烟草征收“健康税”,反对政府出资赞助控烟研究、宣传。

 

我相信,有很多读者会反对,尤其是医学同仁。我也经历了一个痛苦的转变过程,下面就与大家分享思辨过程。

罗斯巴德的《自由的伦理》是奥地利学派的经典,也是我的立论基础。罗斯巴德认为,一切权利(自由)都必须依附于财产,财产包括财物和身体。产权是财产在物理上的完整,权利由此界定。就拿“言论自由”来说:在你家,你随便说什么都可以,我听不惯可以离开;在我家,如果你说的我听不惯,我可以把你赶走。如果我们俩在餐馆发生争吵,餐馆老板有权决定把谁赶走——他可以不管谁有理。

你如果认同罗斯巴德的理论,就会发现某些常见的说法站不住脚。

 

一、“烟厂的权利和吸烟者的权利产生了冲突——后者高于前者。”

持这种说法者认为:决定在烟包上印什么,是烟厂的产权。但是,如果不印图形警示,烟厂就侵犯了吸烟者的健康权。健康高于一切,所以必须限制烟厂的产权。

其实,权利永远不会冲突。

吸烟者用钱向烟厂买香烟,烟包上的文字即合同。只要合同无欺诈、交易无强迫,政府就管不着。如果烟厂强买强卖,或者在烟包上印“吸烟可治哮喘”,吸烟者就可以起诉烟厂。但是,烟厂有权不在烟包上印“吸烟有害健康”。

吸烟者一手交钱,一手收货,在此之后,香烟就是吸烟者的财产。吸烟者用自己的财产,损害自己的健康,这叫自作自受,烟厂不用负责。就像一个人想自杀,跑到超市买把菜刀,超市不用负责。

 

二、“餐馆是公共场所,如果允许吸烟,吸烟者就侵犯了不吸烟者的权利。”

持这种说法者认为:没有政府强制,餐馆老板为了讨好吸烟的顾客,就都会允许吸烟,不吸烟者没地方可去,只好忍受二手烟。

首先,餐馆是公共场所,但不是公共财产。老板是餐馆的主人,他有权决定这里可以做什么、不可以做什么。老板如果愿意,甚至可以规定入内就餐者必须裸体。顾客如果不认同,不去吃饭就是。不让老板赚钱,是对其最狠的惩罚。

其次,即使没有政府强制,也会有一些餐馆禁止吸烟,或者划分吸烟区和无烟区。老板只想和气生财,不愿得罪任何人。

假如所有餐馆的所有区域都允许吸烟,不吸烟者又无法接受,就应该自己出资开办禁烟餐馆。只要不吸烟者愿意为禁烟支付足够高的溢价,不愁没有禁烟餐馆。

 

三、“吸烟者患病率高,加重政府医保负担,这对不吸烟者不公平。”

持这种说法者认为:吸烟具有“负外部性”,需要政府通过税收方式纠正。

首先,政府医保本身就是错误,因为花的是别人的钱,都不心疼。政府医保效率远低于商业医保,巨大的亏空还得纳税人买单,弊病一言难尽,按下不表。

其次,难道一种行为影响健康,加重政府医保负担,就需要政府通过税收方式纠正么?牛仔裤影响男性生殖,高跟鞋影响女性骨骼,性交体位、频率还影响两性健康呢!难道这些也应该由政府来管?

认同福利,就是认同奴役。在当下的中国,呼吁增税者皆民贼也——无论以何种名义。

 

四、“控烟研究、宣传是‘公共品’,对老百姓有用,但是没法向老百姓收钱,所以需要政府出资赞助。”

持这种说法者认为:就像路灯、国防一样,控烟研究、宣传产生的知识、信息很容易被“搭便车”。

真相到底是怎样的?

政府的钱好骗,官员只管拨款、寻租,并不关心研究、宣传的质量。“跑项目”成风,“垃圾成果”泛滥,学界也是乌烟瘴气。说到底,是学者对自己的产品没有信心,知道无法在市场上卖出产品,只能糊弄官员。

出钱的人真的找不到么?不是的!其实很多,比如:

1)         药厂赞助。比如说,辉瑞开发了戒烟药“畅沛”,乐于赞助研究、宣传吸烟危害,但是药厂不像官员那样好糊弄。

2)         医院赞助。某些医院为了塑造专业形象,吸引更多患者,也愿意赞助,但是他们更不好糊弄。

3)         民间募捐。有人愿意为研究、宣传捐款(比如有家人死于吸烟者),但是必须找到并打动他们,并用成果向他们汇报,维基百科也是靠募捐运作的,这不丢人。

4)         想戒烟者。如果谁写了一本书、设计了一节课、拍了一部电影,受众接触之后马上决定戒烟,那他可以大赚一笔,何必向官员伸手、遭人白眼呢?

 

政府主导的控烟,既侵犯权利,又效率低下,预防医学同仁需要反思,否则就是帮凶。预防医学必须想办法摆脱政府包养,接受市场考验,否则前途堪忧。

话题:



0

推荐

迢书

迢书

65篇文章 7年前更新

社交金融平台熟信创始人,微博@迢书 。

文章